第95章我,小菜农啊!
“等下午你就知道了。”
“一万该有了吧?”
“有。”
“一万二?”
“……”
“一万五?”
陈家志干脆没再搭理他,两条狗崽子已经跑到了前面,一黑一白,身形矫健,几下就跑回了水泥坝,然后径直到凉快的地方躺好。
太阳很晒。
有些菜农回来有一会儿了。
或修理着工具,或闲聊抽烟,但都统一坐在屋外,看着一个方向。
那里妇女们聚在一起,用脚盆和水桶清洗着衣服,个个捞起袖子和裤脚,穿得清凉,一弯腰,磨盘大的屁股崩得浑圆。
有些妇女胆子大得很,有时胸前还故意露出一条深沟。
见着陈家志背着喷雾器回来,便有人喊道:“秀才,把收音机放一下呢。”
陈家志:“好,等一下哈,易哥你拿一下收音机,我身上全是农药味。”
李秀也在家里,不过在二姐家后门忙着做饭,家里门锁着。
易定干:“行,听会儿收音机,中午再喝两瓶啤酒好睡觉。”
陈家志:“说好的戒酒哈,何况下午还要去银行存钱呢,这换车我感觉也快了。”
易定干:“……”
如果家志每天都有昨天那么多菜,不,只需要一半,到月底感觉就有把握换车了。
坐在门口的李明坤和郭满仓也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存钱?你们去哪存钱?”
陈家志:“银行,要不要一起去?就在大石镇上就有农行信用社,没多远。”
听到是银行,李明坤和郭满仓抽烟的动作都不由一滞。
“哦,我就不去了,家里也没多少钱。”
易定干:“满仓呢?”
“我也没几个钱,也不去了。”
现在这年代很少有菜农有把钱存银行的习惯,异地和跨行取款的手续费也很高。
再加上菜农的存款一般也不多,大多数直接藏家里就行了。
李明坤和郭满仓应该有些积蓄,但不多,所以不想麻烦。
易定干:“行吧,那我和家志两个人去,最近也卖得还不错,把钱存银行安全点~”
李郭二人:“……”
陈家志开了锁,易定干拿收音机,他则拿了衣服和桶去冲洗一下,身上全是农药味,不洗难受得很。
有妇女喊道:“秀才,怎么今天没人和你比大小?”
陈家志扭头看去,也是一名老乡,叫武琴,他男人姓李,和陈家志同一个村,两家人的房子就隔了几块水田。
和李秀家里也沾亲带故,关系也还尚可。
只是武琴人有点莽。
有一次她和妇女们打赌,提议敢不敢当着男人的面脱掉裤子,还说别人不敢但她敢,然后还真就那么做了。
当时就让陈家志惊为天人。
虽然后面也没种菜了,但也被许多菜农记了一辈子。
她的性格对男人来说很豪迈~
这会儿,
见吸引了陈家志的注意力,武琴也弯下腰卖力的搓洗衣服,圆领的衬衫顿时就深可见底。
陈家志一扭头,就看见了这样的风景。
只停顿了一秒,陈家志就收回了目光,匆匆进了洗澡间。
靠,又想诱惑我~
屋外也传来了武琴等人的大笑声。
“哈哈哈……我就说嘛,秀才还嫩得很~”
“可能也憋慌了。”
“就是人没以前那么白了,没那么受看了。”
“那有啥,别人挣钱多啊,一晚上四五千块,比城里的大老板也不差了吧。”
武琴讶然道:“你怎么知道他一晚上能挣那么多?”
“你今早上没起来,没看到秀才有多少菜,三轮车装满了都还装不完,还用自行车装了两三百斤,起码一千四五百斤菜,现在菜价3块一斤,你说他能卖多少钱?!”
“龟龟~还真是一晚上四五千啊,难怪刚才听他们说要去存钱。”
“这得存多少啊?”
…
在夏天的菜场,消息传播最快的时候就是中午,因为都在家。
不出意外,
陈家志一家又成了焦点。
不论是市场上的客户开道、蜂拥抢菜,还是一晚上收入四五千元,都让人津津乐道。
听到收音机里传来的歌声,各家人都不平静,明明只是两个多月,菜场里一切又都变了。
有人失意离去,
有人一飞冲天。
屋里,
一盘象棋还没下完,易定干又开始了抓耳挠腮,看到陈家芳端着菜盆来,才松了口气,一把把棋子扰乱。
“吃饭,先吃饭,肚子早就饿慌了。”
陈家志笑道:“有点输不起啊,易哥。”
易定干动作飞快的把棋子和棋盘都收好,“是你太阴险了,等我思考两天,再来收拾你。”
“行啊,等着你。”
不一会儿,菜也上来了,人都到齐后,便开造。
中午吃的是酸菜水煮鱼,里面加了豆腐,吃起来很爽。
李秀把鱼腹下最嫩的一块肉夹给了陈家志:“吃这个,这个好吃。”
陈家志说:“你吃啊。”
李秀眉眼弯了弯:“你给我夹块鱼头,我想吃鱼头。”
“行吧,你碗给我。”陈家志已经看到了鱼头,夹进了李秀碗里。
看两人这副模样,易定干酸道:“哇,不至于这样吧,家芳,快快,给我也夹个鱼头,等会儿没得吃了。”
“想吃自己不会夹吗,自己没长手?还非得我给你夹!”
骂咧咧的,陈家芳还是把另一个鱼头夹给了易定干,易定干又给陈家芳夹了一块鱼肉。
“我自己会夹。”
“那不一样,李秀和家志都秀恩爱了,我们也不能输。”
陈家志着实没想到是这个理由,但二姐也没拒绝,埋头吃了起来。
一顿饭吃得很满足,饭后又聊了一会儿,约定好去银行存钱的时间,陈家志就提着收音机和李秀回了自家屋里。
把门关好后,李秀轻声问道:“家志,要存多少?”
“一万六吧,后面几天再去存一次。”
“嗯,好。”
其实陈家志并不想把钱存银行,但一时半会儿没有什么要钱的地方。
地里不需要再大幅投入,
换车也还早了点。
扩大规模倒是可以考虑~
但最近他们这一带天气好,6.18虽然下了暴雨,但东乡菜场没被淹,其他菜农的损失只是减产。
反而将因其余地区被淹、菜价上涨而受益。
当下愿意转让菜地的人也有~
但没在他们这一圈川渝老乡的范围,不太好拿。
其它的投资,除了买房,他也都不太懂。
放家里也太招人惦记了。
现在都知道他家里有现金~
所以还是先存银行吧,存一个月也是存,后面再看看怎么钱。
猛然间,他想到了防虫网。
现在病虫就已经多了起来,越往后,防虫网的作用就越大。
尤其是七八月,
台风过后,最大的危害就是其带来的病虫害。
倒是可以再增加点防虫网~
商量好后,李秀把之前保管的9500元,连同这两天的6800元都拿了出来,打算再点一次。
陈家志则是摆弄了下收音机,然后听起了新闻。
中午也正是新闻播放比较集中的时刻,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他想要的信息。
北江溃堤的影响还在持续。
广清高速、北江航运还在紧急的抢修当中,可能要两三天才能恢复。
番禺也有很多房屋受浸,堤围决口、滑堤等等,但农田被淹面积很少。
陈家志感觉影响似乎比想象中小?
但也没多想。
大不了就是后面还有雨~
他地里的菜按照现在的节奏和菜价,预期收入已经很高了。
听了一会儿,陈家志又拿出了笔记本,复盘了下凌晨的战果。
大约1550斤菜。
比端午节多了一百多斤。
菜心一共约1070斤,比端午节少,但苋菜搞了至少440斤。
即使早就知道了,陈家志还是忍不住再次感慨底下菜工的坚韧~
3号地0.3亩苋菜,一共采收了约1103斤。
已经是极高的产量。
产量高除了基础打得好,也和后期菜长得又高又粗有关,菜虽然有点老,但在当下市场环境,也没多少人在乎这个。
对于苋菜,陈家志只打算作为一个补充,并不会作为主打。
苋菜生长期比菜心更短,偶尔试一试作为补充可以,长期效益比不上菜心~
丝瓜和苦瓜也到了采收尾期。
“对了,秀,今天剪丝瓜苦瓜的时候,记得留种~”
“你不是说留种是两个人的事吗,我一个人也搞不定,你陪我一起去选。”
“……”
很好,这个理由很强大,他拒绝不了,从人类生理上来说,留种确实是两个人的事。
“行,那剪丝瓜的时候,你叫我一声,总共也没多少了。”
也不知道两个人去选出来的种瓜会不会更好一些?
应该会吧。
他和李秀也算是拔尖的俊男靓女,选出来的种瓜会有加持吧~
复盘了出菜量后,他又看了看客户情况,常见的人还在,一些偶尔来的人也来了。
节后单量不大,胜在单子多。
几个大客户也很稳。
可以想象,这一次将再度加深客户的印象:陈菜农很稳很持久。
即使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阻碍,但依然会来找他拿菜。
客户群又得到了稳固。
很不错。
看完,他将笔记本又放进包里,随后又拿出粤省农业科学这本书看了看。
书基本翻烂了,有空还要多去找洪老板谈谈心。
伴随着知识的洗礼,陈家志也顺利的进入了梦乡~
…
四个小时后。
太阳被云层遮掩住,空气中十分燥热。
易定干胸前挂着包,拄着自行车,不耐烦的催促道。
“家志,我说你快点行不,拿个钱有啥好磨叽的。”
“来了,来了,别催。”
陈家志感觉他的挎包买小了,一万六如果是百元大钞可能看着不多。
但他有大半都是零钞。
即使把笔记本拿出来了,挎包也被塞得鼓鼓的。
易定干看了看他的包,再看了看自己前两天买回来的,于是默默的骑着车开道,家志拿钱还是挺麻烦的。
镇上的农信社也不远,两人只骑了十来分钟就到了。
到了柜台后,陈家志先是把一小叠50元,和一小叠100元钞票拿了出来,然后又在柜台职员的目光中掏出一摞又一摞1元、2元、5元、10元的钞票出来~
略有姿色的女柜员打量了他几眼,问道:“你是做什么的?”
陈家志笑了笑,“我?在东乡村种菜的小菜农,小菜农零钞多点很正常吧?”
“嗯,攒了挺久吧?”
“是挺久的。”
“以后有钱了可以早点来存,不用攒那么多,存定期还是活期?”
“活期~”
易定干先存完了钱,就在不远处等着,他感觉这银行职员也在看脸下菜。
(本章完)
“等下午你就知道了。”
“一万该有了吧?”
“有。”
“一万二?”
“……”
“一万五?”
陈家志干脆没再搭理他,两条狗崽子已经跑到了前面,一黑一白,身形矫健,几下就跑回了水泥坝,然后径直到凉快的地方躺好。
太阳很晒。
有些菜农回来有一会儿了。
或修理着工具,或闲聊抽烟,但都统一坐在屋外,看着一个方向。
那里妇女们聚在一起,用脚盆和水桶清洗着衣服,个个捞起袖子和裤脚,穿得清凉,一弯腰,磨盘大的屁股崩得浑圆。
有些妇女胆子大得很,有时胸前还故意露出一条深沟。
见着陈家志背着喷雾器回来,便有人喊道:“秀才,把收音机放一下呢。”
陈家志:“好,等一下哈,易哥你拿一下收音机,我身上全是农药味。”
李秀也在家里,不过在二姐家后门忙着做饭,家里门锁着。
易定干:“行,听会儿收音机,中午再喝两瓶啤酒好睡觉。”
陈家志:“说好的戒酒哈,何况下午还要去银行存钱呢,这换车我感觉也快了。”
易定干:“……”
如果家志每天都有昨天那么多菜,不,只需要一半,到月底感觉就有把握换车了。
坐在门口的李明坤和郭满仓也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存钱?你们去哪存钱?”
陈家志:“银行,要不要一起去?就在大石镇上就有农行信用社,没多远。”
听到是银行,李明坤和郭满仓抽烟的动作都不由一滞。
“哦,我就不去了,家里也没多少钱。”
易定干:“满仓呢?”
“我也没几个钱,也不去了。”
现在这年代很少有菜农有把钱存银行的习惯,异地和跨行取款的手续费也很高。
再加上菜农的存款一般也不多,大多数直接藏家里就行了。
李明坤和郭满仓应该有些积蓄,但不多,所以不想麻烦。
易定干:“行吧,那我和家志两个人去,最近也卖得还不错,把钱存银行安全点~”
李郭二人:“……”
陈家志开了锁,易定干拿收音机,他则拿了衣服和桶去冲洗一下,身上全是农药味,不洗难受得很。
有妇女喊道:“秀才,怎么今天没人和你比大小?”
陈家志扭头看去,也是一名老乡,叫武琴,他男人姓李,和陈家志同一个村,两家人的房子就隔了几块水田。
和李秀家里也沾亲带故,关系也还尚可。
只是武琴人有点莽。
有一次她和妇女们打赌,提议敢不敢当着男人的面脱掉裤子,还说别人不敢但她敢,然后还真就那么做了。
当时就让陈家志惊为天人。
虽然后面也没种菜了,但也被许多菜农记了一辈子。
她的性格对男人来说很豪迈~
这会儿,
见吸引了陈家志的注意力,武琴也弯下腰卖力的搓洗衣服,圆领的衬衫顿时就深可见底。
陈家志一扭头,就看见了这样的风景。
只停顿了一秒,陈家志就收回了目光,匆匆进了洗澡间。
靠,又想诱惑我~
屋外也传来了武琴等人的大笑声。
“哈哈哈……我就说嘛,秀才还嫩得很~”
“可能也憋慌了。”
“就是人没以前那么白了,没那么受看了。”
“那有啥,别人挣钱多啊,一晚上四五千块,比城里的大老板也不差了吧。”
武琴讶然道:“你怎么知道他一晚上能挣那么多?”
“你今早上没起来,没看到秀才有多少菜,三轮车装满了都还装不完,还用自行车装了两三百斤,起码一千四五百斤菜,现在菜价3块一斤,你说他能卖多少钱?!”
“龟龟~还真是一晚上四五千啊,难怪刚才听他们说要去存钱。”
“这得存多少啊?”
…
在夏天的菜场,消息传播最快的时候就是中午,因为都在家。
不出意外,
陈家志一家又成了焦点。
不论是市场上的客户开道、蜂拥抢菜,还是一晚上收入四五千元,都让人津津乐道。
听到收音机里传来的歌声,各家人都不平静,明明只是两个多月,菜场里一切又都变了。
有人失意离去,
有人一飞冲天。
屋里,
一盘象棋还没下完,易定干又开始了抓耳挠腮,看到陈家芳端着菜盆来,才松了口气,一把把棋子扰乱。
“吃饭,先吃饭,肚子早就饿慌了。”
陈家志笑道:“有点输不起啊,易哥。”
易定干动作飞快的把棋子和棋盘都收好,“是你太阴险了,等我思考两天,再来收拾你。”
“行啊,等着你。”
不一会儿,菜也上来了,人都到齐后,便开造。
中午吃的是酸菜水煮鱼,里面加了豆腐,吃起来很爽。
李秀把鱼腹下最嫩的一块肉夹给了陈家志:“吃这个,这个好吃。”
陈家志说:“你吃啊。”
李秀眉眼弯了弯:“你给我夹块鱼头,我想吃鱼头。”
“行吧,你碗给我。”陈家志已经看到了鱼头,夹进了李秀碗里。
看两人这副模样,易定干酸道:“哇,不至于这样吧,家芳,快快,给我也夹个鱼头,等会儿没得吃了。”
“想吃自己不会夹吗,自己没长手?还非得我给你夹!”
骂咧咧的,陈家芳还是把另一个鱼头夹给了易定干,易定干又给陈家芳夹了一块鱼肉。
“我自己会夹。”
“那不一样,李秀和家志都秀恩爱了,我们也不能输。”
陈家志着实没想到是这个理由,但二姐也没拒绝,埋头吃了起来。
一顿饭吃得很满足,饭后又聊了一会儿,约定好去银行存钱的时间,陈家志就提着收音机和李秀回了自家屋里。
把门关好后,李秀轻声问道:“家志,要存多少?”
“一万六吧,后面几天再去存一次。”
“嗯,好。”
其实陈家志并不想把钱存银行,但一时半会儿没有什么要钱的地方。
地里不需要再大幅投入,
换车也还早了点。
扩大规模倒是可以考虑~
但最近他们这一带天气好,6.18虽然下了暴雨,但东乡菜场没被淹,其他菜农的损失只是减产。
反而将因其余地区被淹、菜价上涨而受益。
当下愿意转让菜地的人也有~
但没在他们这一圈川渝老乡的范围,不太好拿。
其它的投资,除了买房,他也都不太懂。
放家里也太招人惦记了。
现在都知道他家里有现金~
所以还是先存银行吧,存一个月也是存,后面再看看怎么钱。
猛然间,他想到了防虫网。
现在病虫就已经多了起来,越往后,防虫网的作用就越大。
尤其是七八月,
台风过后,最大的危害就是其带来的病虫害。
倒是可以再增加点防虫网~
商量好后,李秀把之前保管的9500元,连同这两天的6800元都拿了出来,打算再点一次。
陈家志则是摆弄了下收音机,然后听起了新闻。
中午也正是新闻播放比较集中的时刻,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他想要的信息。
北江溃堤的影响还在持续。
广清高速、北江航运还在紧急的抢修当中,可能要两三天才能恢复。
番禺也有很多房屋受浸,堤围决口、滑堤等等,但农田被淹面积很少。
陈家志感觉影响似乎比想象中小?
但也没多想。
大不了就是后面还有雨~
他地里的菜按照现在的节奏和菜价,预期收入已经很高了。
听了一会儿,陈家志又拿出了笔记本,复盘了下凌晨的战果。
大约1550斤菜。
比端午节多了一百多斤。
菜心一共约1070斤,比端午节少,但苋菜搞了至少440斤。
即使早就知道了,陈家志还是忍不住再次感慨底下菜工的坚韧~
3号地0.3亩苋菜,一共采收了约1103斤。
已经是极高的产量。
产量高除了基础打得好,也和后期菜长得又高又粗有关,菜虽然有点老,但在当下市场环境,也没多少人在乎这个。
对于苋菜,陈家志只打算作为一个补充,并不会作为主打。
苋菜生长期比菜心更短,偶尔试一试作为补充可以,长期效益比不上菜心~
丝瓜和苦瓜也到了采收尾期。
“对了,秀,今天剪丝瓜苦瓜的时候,记得留种~”
“你不是说留种是两个人的事吗,我一个人也搞不定,你陪我一起去选。”
“……”
很好,这个理由很强大,他拒绝不了,从人类生理上来说,留种确实是两个人的事。
“行,那剪丝瓜的时候,你叫我一声,总共也没多少了。”
也不知道两个人去选出来的种瓜会不会更好一些?
应该会吧。
他和李秀也算是拔尖的俊男靓女,选出来的种瓜会有加持吧~
复盘了出菜量后,他又看了看客户情况,常见的人还在,一些偶尔来的人也来了。
节后单量不大,胜在单子多。
几个大客户也很稳。
可以想象,这一次将再度加深客户的印象:陈菜农很稳很持久。
即使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阻碍,但依然会来找他拿菜。
客户群又得到了稳固。
很不错。
看完,他将笔记本又放进包里,随后又拿出粤省农业科学这本书看了看。
书基本翻烂了,有空还要多去找洪老板谈谈心。
伴随着知识的洗礼,陈家志也顺利的进入了梦乡~
…
四个小时后。
太阳被云层遮掩住,空气中十分燥热。
易定干胸前挂着包,拄着自行车,不耐烦的催促道。
“家志,我说你快点行不,拿个钱有啥好磨叽的。”
“来了,来了,别催。”
陈家志感觉他的挎包买小了,一万六如果是百元大钞可能看着不多。
但他有大半都是零钞。
即使把笔记本拿出来了,挎包也被塞得鼓鼓的。
易定干看了看他的包,再看了看自己前两天买回来的,于是默默的骑着车开道,家志拿钱还是挺麻烦的。
镇上的农信社也不远,两人只骑了十来分钟就到了。
到了柜台后,陈家志先是把一小叠50元,和一小叠100元钞票拿了出来,然后又在柜台职员的目光中掏出一摞又一摞1元、2元、5元、10元的钞票出来~
略有姿色的女柜员打量了他几眼,问道:“你是做什么的?”
陈家志笑了笑,“我?在东乡村种菜的小菜农,小菜农零钞多点很正常吧?”
“嗯,攒了挺久吧?”
“是挺久的。”
“以后有钱了可以早点来存,不用攒那么多,存定期还是活期?”
“活期~”
易定干先存完了钱,就在不远处等着,他感觉这银行职员也在看脸下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