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mggw.net!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257章二十一条规划,大朝议落幕
  太极殿内很是安静,只有‘唰唰唰’翻阅文件的声音。
  但时间不早了,已经是杆头日上。
  大家却没有心思顾及肚子问题。
  不过,李世民考虑周到,请百官就在殿内吃饭。
  内侍们端着木盘上来,放下一碟碟小菜,又是一碗小粥。
  看起来很有食欲的,能够补充体力。
  在唐朝,规矩其实并没有那么严格。
  君臣之间的相处,也很随意。
  尤其是李世民,就中枢大臣闲聊,就跟唠家常一样,谈天说地,绯闻轶事都有。
  李世民上朝议事,议到饭点,请大臣们吃饭,也是常有的事情。
  李承乾学到了,也经常这么干。
  事情没完别走,饭肯定管。
  李世民小口吃着粥,目光在群臣中流转。
  大家都在吃,只不过他们一边吃着,一边看着规划内容。
  李承乾也停下讲话,端着一个琉璃小碗,吃了几口,道:“诸公一边吃,一边听孤继续讲。”
  李世民道:“既然太子都这么说了,那就边吃边听吧。”
  百官自无不可,天子都发话了。
  那就从善如流呗。
  只不过大家伙的动作,要缓放轻了不少。
  “九:全面施行适龄免费教育。”
  李承乾放下小碗,手帕擦了擦嘴角,开始道:“教育是国之大计,更是国之根本,国家之未来。”
  “其担负着人才培育,教化认知。”
  “长安试点教育,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经验。”
  “当下,要将这一套教育经验推广开来,福及全天下子民。”
  “适龄孩子必须接受朝廷免费的两级教育。”
  “即初学,升学两个阶段的教育。”
  “在全面施行阶段,要逐步取缔、禁止民间私人、群体开办的,涉及初学、升学两阶段教育的学堂学院。”
  “统一教材教学……。”
  初学,升学两个阶段。
  极为重要。
  朝廷必须要把这两个阶段,掌握在手上。
  因为这是塑造,影响学子三观认知的最佳时期。
  朝廷绝对不允许,在全面铺开适龄孩子的教育,还有其他学堂或者学院插足。
  当然,不禁止在这两阶段之后的学堂学院。
  反正,朝廷统一教材教学,三观认知受统一教材影响,往后是进哪个学堂学院,就算教书先生老师,塞私货进去,也影响不大。
  就这还能培养出造反分子出来。
  那就只能说,适龄教育没到位,还需要加大整改力度。
  百官们心头不由沉甸甸的。
  天下不知道有多少私设的学堂,一些家族学堂更是司空见惯。
  没有家族学堂的,都不配说是家族。
  只能说是暴发户,没有底蕴。
  这下子好了,朝廷禁止民间出现,适龄教育的学堂。
  家族子弟都要送到朝廷学堂去。
  那往后会发展出什么情况来,大致都能想象了。
  家族子弟先经过朝廷的教育影响,然后他们再来,那……。
  “十:加大人口增长计划的鼓励力度,力求在贞观二十五年,人口达到新高度。”
  “十一,设立直辖州。”
  李承乾低头看了一眼文件,抬头道:“直辖州只对朝廷负责。”
  “此举的用意,旨在带动地方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地方建设等”
  “朝廷将有多项扶持政策倾斜……。”
  “初设立,上海,广州,莱州三地。”
  这一项规划,百官心思各异。
  他们当然知道其中不是那么简单。
  这三地,都是在距离长安极远的地区。
  广州在岭南,岭南这个地方不用多言,流放之地,游离在朝廷管控之内,经常发生各种野人骚乱。
  冯盎这个山大王,也一直尾大不掉。
  将广州设为直辖州,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莱州在山东,那就更不用说了。
  只对朝廷负责,这不是一颗钉子,钉在山东世家的身上是什么?
  至于上海。
  之前大家伙还不太了解这个地方。
  但山东,岭南都有了。
  江南还能跑掉啊?
  不少人摇头,这些事情要是天下人知道,那都要炸锅的啊。
  可炸锅又能如何?
  今日大朝议既然拿出来讲,就不可能还有收回去的余地。
  “十二……。”
  时间来到下午。
  总共二十一条规划,涵盖的领域极大极广。
  可以说决定大唐未来五年,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朕也说两句。”
  “军队方面,要在思想认知上,严肃认真的做到贯彻。”
  “在武器装备上,要做到革新。”
  “军队操练上……。”
  李承乾并没有说军队的规划,这该是李世民来说的。
  反正,他现在是绝对不会去干预兵权问题。
  从某些地方来说,其实李承乾已经在逐渐影响军队的。
  比如从太子卫队走出去的将士,还有军队使用炸药等。
  这一点,李世民等人也很清楚的。
  但还是那个问题。
  当下李世民的威望,空前绝后,天下太平稳定,国富民强。
  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太子地位又无人能够动摇,怎么会做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呢?
  李世民也极为自负自信。
  太子的,就是他的。
  你们是太子手下出来的,但更是朕的将士,朕的子民。
  老子用儿子的东西,任用儿子的人,那是天经地义。哪怕太子到现在,还没叫他父皇。
  但这层血脉亲情,怎么也抹不掉的。
  一场前所未有关乎大唐未来格局的大朝议,总算落下帷幕。
  当百官们走出太极殿,偏头看向西边下垂的夕阳,不由思绪万千。
  ……
  第二天。
  大唐帝国报,就对朝议进行全面的刊登报道。
  尤其是二十一条规划,一字不落。
  其他五大报纸也紧随其后,本来准备好的内容,全部替换掉。
  全篇幅的对此精心刊登。
  一时间。
  长安城不出预料的陷入前所未有的轰动。
  无数人在奔走相告,更有夸张的,半个时辰不到,就有数百匹快马,疾驰出长安,朝着天下各地而去。
  “直辖州?”
  “朝廷要将广州设为直辖?”
  冯智戴目光呆滞的坐下,手里的报纸顺手滑落。
  如果说昨天听到的,还有点犹疑,但当报纸刊登出来后,他就没有半点的侥幸心理了。
  朝廷真的要对岭南出手,要对他冯氏出手。
  “混蛋齐王。”
  “你还说什么我冯家不配。”
  “现在呢,你看看这报纸,你现在还有那么大的口气,还那么羞辱人吗?”
  冯智戴发疯一样踩着地面上的报纸,宣泄着心头的情绪。
  他怕。
  真的很怕。
  他在岭南的时候,还没有这种惧怕的认知。
  但到了长安,见识到长安贵族们的天酒地,活色生香。
  见惯了糜烂堕落的生活。
  这个世界。
  他也沉迷了进来。
  他害怕失去才尝到的逍遥滋味。
  害怕到手的财富自由,就这么毁于一旦。
  他怕自己要死了。
  “怎么办?”
  “到底怎么办?”
  冯智戴呢喃的说着,思维乱的一塌糊涂。
  “对了,求太子。”
  “只有求太子了。”
  他突然醒悟,在家里翻找一番后,穿着东西,朝着东宫去。
  李承乾正在休息。
  二十一条规划,耗费他太多心血与精力了。
  当正式宣告落地后,他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哥哥,冯智戴来了。”
  李治低声说道。
  李承乾有点讶异,道:“我还以为是那些人先来,没想到是这家伙。”
  “他来干什么?”
  “不知道。”李治摇头道:“只是他脸色很是苍白,双目闪躲。”
  “这家伙难道是生病了?”
  李承乾轻笑一声,“我看是心病。”
  “叫进来吧。”
  “是!”
  没一会儿,冯智戴到来,还有一点距离,就快步跑上前,跪倒在李承乾身前,高呼见礼。
  “孤听说你这两年在长安,很是成就啊。”
  李承乾笑问道:“怎么样,岭南的瓜果生意,让你冯家赚了不少吧?”
  “耿国公满意吗?”
  冯智戴后背冒汗,道:“全赖殿下洪福,为我冯家指点门路。”
  “家父与臣下对殿下感激不尽……。”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感激孤干什么,是你们自己的本事。”
  “守着金山银山,该你们的。”
  冯智戴敏锐的察觉到,太子言语中的淡漠。
  他冒出一个念头来,我冯家要走远了啊。
  “殿下。”
  冯智戴咬牙道:“还请殿下救我冯氏。”
  广州直辖,已成定局,不管如何,缩头一刀,伸头还是一刀。
  他索性豁出去求救。
  “嗯?”
  李承乾诧异道:“冯智戴,你这话从何说起?”
  “孤有点不懂了?”
  冯智戴低头道:“殿下,朝廷直辖广州,不就是对我冯氏要出手了吗?”
  “臣下请殿下高抬贵手,饶我冯氏,往后我冯氏为殿下马首是瞻……。”
  他马上表上忠心。
  在他看来,如今能救冯氏的,只有太子一人。
  陛下?
  陛下要武功。
  岭南平定,在武功上就是又添一笔。
  冯氏在岭南听调不听宣,早就被陛下所恶了。
  怎么可能放弃收拾冯氏的机会呢?
  “啊?”
  李承乾看了一眼冯智戴,又看向同样瞪眼的李治,旋即发出大笑。
  “哈哈哈!”
  冯智戴一脸懵逼,这笑声怎么跟齐王那天的味道差不多啊。
  (本章完)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

尔徽

夫人该洞房了(重生)

杳杳冰敲月

在霸总的世界一穿而过

半袖妖妖

质女

狂上加狂

我的后宫全性转了[穿书]

绮绣雪

反派他六亲不认[穿书]

江羊大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