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天命
进了偏殿,豪格终于见到了大明皇帝朱慎锥。
朱慎锥的年龄要长于豪格,穿着常服的他一眼望去就给人威严的模样,这是一个真正的帝王,更是一手把大明从悬崖中拉回来,使得这个国家再次中兴,并且击败强大的大清和八旗的皇帝。
当见到朱慎锥瞬间,豪格微有愣神,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下意识要以满人的习俗打千行礼,可刚一抬手豪格就回过神,想起这里可是大明,所谓的大清已经没了,而他也从大清的肃亲王成为了投靠大明的异族。
“罪臣豪格,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豪格有些别扭地改变了行礼的姿势,冲着皇帝跪了下来,磕头行礼道。
“你就是豪格?”
“罪臣是……。”豪格跪在地上低头道。
“我大明无需如此行礼,你起来吧,赐座!”朱慎锥柔和中带着威严的声音响起,豪格这才从地上爬起,低头走到一旁的绣凳半个屁股坐下。
打量着豪格,从年龄来说豪格要比朱慎锥略小几岁,但从容貌来看豪格却显得更老些。
这还不到四十的他看起来就满面风霜,而且留着的胡子也有些白,整个人看起来犹如五十的老人一般。
豪格穿着的不是大清的服饰,而是换了大明的衣冠,至于辫子什么的早就剪了,因为时间短头发还没蓄起来,所以戴着冠帽,瞧起来和大明人没什么两样。
对于豪格这个人朱慎锥是早就有所耳闻了,但却是第一次见。或者说他是第一次见到爱新觉罗家族的成员,见他之前朱慎锥有着几分期待,可见了之后却略有失望,除了在他身上看到一些骨子里的彪悍外,其他并没让朱慎锥眼前一亮的感觉。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豪格作为曾经的皇位继承人却被多尔衮压的死死的,更丢掉了触手可得的皇帝宝座。假如不是因为他后来投靠大明,大明出手进攻辽东的话,恐怕现在的豪格早就被多尔衮给灭了,哪里还有见自己的可能?
但人不可貌相,再怎么说他也是皇太极的长子,而且在建奴那边战功卓著,是领兵打仗的一把好手。现在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那是因为形式的缘故,想来也不是他的本意。当年努尔哈赤在李成梁时期不也一样么?装奴才装得李成梁视其为义子,等到时机成熟后却起兵造反,最终酿成大祸,对这些建奴尤其是豪格这样的人物,朱慎锥绝对不会轻视。
“一路来京可顺利?”见他有些紧张,朱慎锥笑问道。
“回陛下,罪臣一路来京颇为顺利,谢陛下之恩。”
“眼下辽东那边的情况如何了?”朱慎锥继续问道。
豪格继续回答了皇帝的问题,说了自己协助王晋武对辽东八旗残余力量的清扫和地方的平定。现在整个辽东已彻底掌控在了大明手中,之前的大清不复存在,一切都顺利的很。
听到这些话,朱慎锥微微点头,对豪格道:“伪清已灭,八旗被歼,我大明收复辽东,这对大明是幸事,但对尔等来说恐怕不是如此吧?你乃努尔哈赤之孙,皇太极之子,按理说原本这伪清皇帝之位是你的,但因多尔衮作祟导致皇位旁落,可不管如何伪清毕竟是你祖父、父亲所建,眼下情景你难道就不觉得遗憾?”
这话一出,豪格慌忙起身,朝着朱慎锥拜倒道:“罪臣哪有这样的想法,以罪臣看来,所谓的后金、伪清根本就不应存在于世,我等本就是大明的子民,自大明开国以来,我女真人就为大明世镇建州,两百年中对大明忠心耿耿。如不是努尔哈赤以一己私利起兵,哪有后来之事发生?”
“臣以为,伪清之败乃咎由自取,恰恰正说明天命在大明而不在伪清。罪臣虽是伪清先伪帝之子,但骨子里依旧是大明的臣子!罪臣对大明只有忠心并无二意,还请陛下明察!”
见着他这幅模样,又一口气说出了这番话,朱慎锥倒是有些意外。他仔细打量了一下豪格,笑问:“你刚才提到天命,看据朕所知当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不是这样认为的,尤其是皇太极改后金为伪清时,更宣称天命在清,这又如何说呢?”
“陛下!所谓的天命在清实为假!这天命明明在明如何在清呢?如天命在清,伪清如何会被大明所灭?如此可证天命在大明,在陛下这边啊!罪臣肉眼凡胎之前不识天命,后才博然醒悟,明白了何为天命。罪臣悬崖勒马弃暗投明,也是因为天命在陛下,陛下就是天命所归啊!”
“哈哈!哈哈哈!”没想到豪格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会说出这么一番马屁话来,都说豪格这人性格粗狂,没有皇太极的政治智慧和手段才会被多尔衮搞掉了皇位,可今日一见这家伙倒有几分小聪明,要不然怎么会说这些话呢?
朱慎锥并没有处置豪格的打算,再怎么说留着豪格远比杀掉他有用的多。而且在之前招揽豪格,引诱他投大明的时候朱慎锥就给出了承诺,他朱慎锥是大明的天子,可不是什么部落的酋长,作为皇帝脸面和信用是必须的,金口玉言岂能出尔反尔?要不然天下人如何看待自己?
刚才问豪格这些话,那是为了敲打豪格,并看看他如今的态度。既然这家伙如此知趣,还扯出一番所谓的天命所归,这就证明了豪格现在已没了再同大明抗衡的想法,更没有对大明太深的怨念。
毕竟路是自己选的,没有什么人逼迫他,就算有逼迫也是多尔衮对他的逼迫,对此来说大明并没有对不起豪格的什么地方。而且所谓的大清灭了,这对于豪格而言也不是完全他的责任,以目前大明的国力和军力,彻底解决辽东问题只不过时间而已,哪怕没有豪格的投靠,充其量多费点气力,平定辽东之战打的久些罢了。
这点豪格自己心里也是明白的,他的选择只不过加速了大清的瓦解,并让明军在此战中多占据了些主动罢了。要说决定性的因素,豪格根本不敢妄想,要知道辽东一战豪格参与了大半,他亲眼见到了大明强悍的军事实力,现在的大明可不是崇祯时期的大明,在如此强大的对手面前,盘踞辽东的大清又算得了什么呢?
抬手让豪格起身,等他重新坐回后,朱慎锥改变了谈话的内容,询问起对女真人和八旗勋贵的处置问题。
现在辽东的女真人包括八旗勋贵大多数还没进行安置,后者部分已陆续送来京师看管,前者的安置还需时间。不过朝廷对这些人留发易服的命令已经下达,要不然豪格也不会穿成这样并去掉辫子后开始留发了。
面对这些问题,豪格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实在在回答。非但如此,豪格还对皇帝仔细讲解了八旗内各派势力和各人的情况,其中更指出那些人是伪清和多尔衮的死忠,那些人又是可以争取的,还有那些人两边骑墙需要防范等等,同时还提出了他对处置的建议。
不得不说有句话非常贴切,那就是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作为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在所谓的大清中地位可是不低,甚至差一点就坐上了皇位。整个大清内部根本没什么能够瞒得住豪格,无论八旗的勋贵还是八旗内部情况,豪格对此了如指掌,由他来讲述这些,可比看王晋武等人的奏折要清晰的太多了。
当然了,豪格之所以这样做目的也是为了取信于皇帝,并表现出自己坚决投靠大明的决心。此外,豪格在对八旗勋贵的个人评定包括所提出的处置建议中也是有私心的。
在大部分情况下豪格是实话实说,可在对某些人的态度上却不是那样了。适当地歪歪嘴,或者添油加醋和落井下石,豪格借大明之手报复一番,谁让这些人在自己当初争夺皇位的时候屁股歪到了多尔衮那边?如果不是这些家伙和多尔衮联手,再加上哲哲的缘故,自己怎么可能丢掉皇帝宝座呢?
对于豪格的私心朱慎锥自然心知肚明,哪怕他暂时不确定豪格所说的这些话中究竟有几分是针对当初的对手或者是报复,但他问豪格这些本就没有准备真正听取豪格的建议去做的想法,只是想借此看清楚豪格态度和所想罢了。
对于这些人的处置,朱慎锥早就有所打算,怎么可能因为豪格的一句话就放过或者加重处置呢?不过豪格表现出来的态度让朱慎锥还是很满意的。
“豪格!”
“罪臣在!”
“朕问你,如今辽东已平,你对自己的安排可有想法?”
“这……。”
“但说无妨,另外你也不必再称罪臣,直接称臣即可。”
豪格心中顿时一松,脸上微微露出喜色。既然皇帝大度不再让他自称罪臣而改称臣,那么不表示自己今天这关算了过了?至于对他的安排,皇帝虽然这么问他,但豪格也不傻怎么可能自己说呢?哪怕当初和大明合作的时候大明有开出给他高官厚禄的承诺,豪格这个时候也不可能拿出来说啊!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以伪清出身,能回归大明重新为臣,已是臣此生莫大幸运,今日又能目睹天颜,臣更无憾。臣哪有什么想法,臣是个粗人说不来奉承话,一切任凭陛下,臣听陛下的就是。”
(本章完)
进了偏殿,豪格终于见到了大明皇帝朱慎锥。
朱慎锥的年龄要长于豪格,穿着常服的他一眼望去就给人威严的模样,这是一个真正的帝王,更是一手把大明从悬崖中拉回来,使得这个国家再次中兴,并且击败强大的大清和八旗的皇帝。
当见到朱慎锥瞬间,豪格微有愣神,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下意识要以满人的习俗打千行礼,可刚一抬手豪格就回过神,想起这里可是大明,所谓的大清已经没了,而他也从大清的肃亲王成为了投靠大明的异族。
“罪臣豪格,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豪格有些别扭地改变了行礼的姿势,冲着皇帝跪了下来,磕头行礼道。
“你就是豪格?”
“罪臣是……。”豪格跪在地上低头道。
“我大明无需如此行礼,你起来吧,赐座!”朱慎锥柔和中带着威严的声音响起,豪格这才从地上爬起,低头走到一旁的绣凳半个屁股坐下。
打量着豪格,从年龄来说豪格要比朱慎锥略小几岁,但从容貌来看豪格却显得更老些。
这还不到四十的他看起来就满面风霜,而且留着的胡子也有些白,整个人看起来犹如五十的老人一般。
豪格穿着的不是大清的服饰,而是换了大明的衣冠,至于辫子什么的早就剪了,因为时间短头发还没蓄起来,所以戴着冠帽,瞧起来和大明人没什么两样。
对于豪格这个人朱慎锥是早就有所耳闻了,但却是第一次见。或者说他是第一次见到爱新觉罗家族的成员,见他之前朱慎锥有着几分期待,可见了之后却略有失望,除了在他身上看到一些骨子里的彪悍外,其他并没让朱慎锥眼前一亮的感觉。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豪格作为曾经的皇位继承人却被多尔衮压的死死的,更丢掉了触手可得的皇帝宝座。假如不是因为他后来投靠大明,大明出手进攻辽东的话,恐怕现在的豪格早就被多尔衮给灭了,哪里还有见自己的可能?
但人不可貌相,再怎么说他也是皇太极的长子,而且在建奴那边战功卓著,是领兵打仗的一把好手。现在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那是因为形式的缘故,想来也不是他的本意。当年努尔哈赤在李成梁时期不也一样么?装奴才装得李成梁视其为义子,等到时机成熟后却起兵造反,最终酿成大祸,对这些建奴尤其是豪格这样的人物,朱慎锥绝对不会轻视。
“一路来京可顺利?”见他有些紧张,朱慎锥笑问道。
“回陛下,罪臣一路来京颇为顺利,谢陛下之恩。”
“眼下辽东那边的情况如何了?”朱慎锥继续问道。
豪格继续回答了皇帝的问题,说了自己协助王晋武对辽东八旗残余力量的清扫和地方的平定。现在整个辽东已彻底掌控在了大明手中,之前的大清不复存在,一切都顺利的很。
听到这些话,朱慎锥微微点头,对豪格道:“伪清已灭,八旗被歼,我大明收复辽东,这对大明是幸事,但对尔等来说恐怕不是如此吧?你乃努尔哈赤之孙,皇太极之子,按理说原本这伪清皇帝之位是你的,但因多尔衮作祟导致皇位旁落,可不管如何伪清毕竟是你祖父、父亲所建,眼下情景你难道就不觉得遗憾?”
这话一出,豪格慌忙起身,朝着朱慎锥拜倒道:“罪臣哪有这样的想法,以罪臣看来,所谓的后金、伪清根本就不应存在于世,我等本就是大明的子民,自大明开国以来,我女真人就为大明世镇建州,两百年中对大明忠心耿耿。如不是努尔哈赤以一己私利起兵,哪有后来之事发生?”
“臣以为,伪清之败乃咎由自取,恰恰正说明天命在大明而不在伪清。罪臣虽是伪清先伪帝之子,但骨子里依旧是大明的臣子!罪臣对大明只有忠心并无二意,还请陛下明察!”
见着他这幅模样,又一口气说出了这番话,朱慎锥倒是有些意外。他仔细打量了一下豪格,笑问:“你刚才提到天命,看据朕所知当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不是这样认为的,尤其是皇太极改后金为伪清时,更宣称天命在清,这又如何说呢?”
“陛下!所谓的天命在清实为假!这天命明明在明如何在清呢?如天命在清,伪清如何会被大明所灭?如此可证天命在大明,在陛下这边啊!罪臣肉眼凡胎之前不识天命,后才博然醒悟,明白了何为天命。罪臣悬崖勒马弃暗投明,也是因为天命在陛下,陛下就是天命所归啊!”
“哈哈!哈哈哈!”没想到豪格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会说出这么一番马屁话来,都说豪格这人性格粗狂,没有皇太极的政治智慧和手段才会被多尔衮搞掉了皇位,可今日一见这家伙倒有几分小聪明,要不然怎么会说这些话呢?
朱慎锥并没有处置豪格的打算,再怎么说留着豪格远比杀掉他有用的多。而且在之前招揽豪格,引诱他投大明的时候朱慎锥就给出了承诺,他朱慎锥是大明的天子,可不是什么部落的酋长,作为皇帝脸面和信用是必须的,金口玉言岂能出尔反尔?要不然天下人如何看待自己?
刚才问豪格这些话,那是为了敲打豪格,并看看他如今的态度。既然这家伙如此知趣,还扯出一番所谓的天命所归,这就证明了豪格现在已没了再同大明抗衡的想法,更没有对大明太深的怨念。
毕竟路是自己选的,没有什么人逼迫他,就算有逼迫也是多尔衮对他的逼迫,对此来说大明并没有对不起豪格的什么地方。而且所谓的大清灭了,这对于豪格而言也不是完全他的责任,以目前大明的国力和军力,彻底解决辽东问题只不过时间而已,哪怕没有豪格的投靠,充其量多费点气力,平定辽东之战打的久些罢了。
这点豪格自己心里也是明白的,他的选择只不过加速了大清的瓦解,并让明军在此战中多占据了些主动罢了。要说决定性的因素,豪格根本不敢妄想,要知道辽东一战豪格参与了大半,他亲眼见到了大明强悍的军事实力,现在的大明可不是崇祯时期的大明,在如此强大的对手面前,盘踞辽东的大清又算得了什么呢?
抬手让豪格起身,等他重新坐回后,朱慎锥改变了谈话的内容,询问起对女真人和八旗勋贵的处置问题。
现在辽东的女真人包括八旗勋贵大多数还没进行安置,后者部分已陆续送来京师看管,前者的安置还需时间。不过朝廷对这些人留发易服的命令已经下达,要不然豪格也不会穿成这样并去掉辫子后开始留发了。
面对这些问题,豪格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实在在回答。非但如此,豪格还对皇帝仔细讲解了八旗内各派势力和各人的情况,其中更指出那些人是伪清和多尔衮的死忠,那些人又是可以争取的,还有那些人两边骑墙需要防范等等,同时还提出了他对处置的建议。
不得不说有句话非常贴切,那就是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作为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在所谓的大清中地位可是不低,甚至差一点就坐上了皇位。整个大清内部根本没什么能够瞒得住豪格,无论八旗的勋贵还是八旗内部情况,豪格对此了如指掌,由他来讲述这些,可比看王晋武等人的奏折要清晰的太多了。
当然了,豪格之所以这样做目的也是为了取信于皇帝,并表现出自己坚决投靠大明的决心。此外,豪格在对八旗勋贵的个人评定包括所提出的处置建议中也是有私心的。
在大部分情况下豪格是实话实说,可在对某些人的态度上却不是那样了。适当地歪歪嘴,或者添油加醋和落井下石,豪格借大明之手报复一番,谁让这些人在自己当初争夺皇位的时候屁股歪到了多尔衮那边?如果不是这些家伙和多尔衮联手,再加上哲哲的缘故,自己怎么可能丢掉皇帝宝座呢?
对于豪格的私心朱慎锥自然心知肚明,哪怕他暂时不确定豪格所说的这些话中究竟有几分是针对当初的对手或者是报复,但他问豪格这些本就没有准备真正听取豪格的建议去做的想法,只是想借此看清楚豪格态度和所想罢了。
对于这些人的处置,朱慎锥早就有所打算,怎么可能因为豪格的一句话就放过或者加重处置呢?不过豪格表现出来的态度让朱慎锥还是很满意的。
“豪格!”
“罪臣在!”
“朕问你,如今辽东已平,你对自己的安排可有想法?”
“这……。”
“但说无妨,另外你也不必再称罪臣,直接称臣即可。”
豪格心中顿时一松,脸上微微露出喜色。既然皇帝大度不再让他自称罪臣而改称臣,那么不表示自己今天这关算了过了?至于对他的安排,皇帝虽然这么问他,但豪格也不傻怎么可能自己说呢?哪怕当初和大明合作的时候大明有开出给他高官厚禄的承诺,豪格这个时候也不可能拿出来说啊!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以伪清出身,能回归大明重新为臣,已是臣此生莫大幸运,今日又能目睹天颜,臣更无憾。臣哪有什么想法,臣是个粗人说不来奉承话,一切任凭陛下,臣听陛下的就是。”
(本章完)